内衣产品选购常识


       1、选品牌。选购时最好到信誉有保证的大中型商场购买知名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因为大商场有信誉做保证,消费者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产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可通过商场进行协调解决。

  2、看标识。产品上应标有耐久性标识,包括:产品规格、洗涤说明、纤维成份和含量。产品吊牌上或外包装上应标有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执行标准、产品质量等级、安全类别和产品合格证等,抗菌类产品必须要有使用期限。

  关于纤维名称:

  棉、毛、丝、麻是天然纤维,涤纶、腈纶、锦纶、丙纶是化学纤维。内衣产品的纤维成分标注中较多的"莫代尔"、"莱赛尔"等都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类别,是粘胶纤维的换代产品。“天丝”、“竹纤维”、“莱卡”等都是注册商品名称,必须有商品注册公司授权才可使用上述名称。上述纤维都是内衣原料中的上好原料,这些新型原料的使用使织物表面光泽度较好,柔软,垂度也非常好,因此织物风格大为改善。不但提升了产品档次,也提高了产品的品位,人们穿在身上感觉舒适。但就目前情况看,新型纤维素纤维或高湿模量纤维的缩水率偏大,也容易起球,消费者应有足够认识,消费者在穿着和洗涤时应多加注意。

  关于产品规格: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女性内衣弹力产品较多,所标注的规格尺寸可能与产品的实际尺寸不符,购买时要看好产品包装上规格尺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产品号型有规范的表示方法,例如175/100中“175”表示人体身高,“100”表示腰胸围;文胸产品、塑身胸衣等号型为A75表示A型罩杯,下胸围为75cm。目前市场上号型表示并不规范,有的以“S”、“M”、“L”等虚码表示,有的以“48”、“50”、“52”等表示,这些均不是产品实际规格尺寸。由于产品的生产企业不同,以“S”号为例,产品胸围可能在85~95cm之间,有10cm的偏差,消费者以此号型购买,可能出现衣不合体的现象。

  关于安全类别:

  安全类别分为A类、B类、C类3种类别。A类表示婴幼儿用品;B类表示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C类表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不同的类别其安全技术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内衣产品均为B类产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应该注意。

  3、看外观。选购时查看产品各个部位的对称性,缝迹圆顺,横平竖直,不能存在起皱现象,如两个肩宽、两个袖长(或裤长)、左右肋缝等应一致,色泽上主附料颜色应一致(除特殊设计外)。 对于缝迹处仔细观察是否有针洞,由于针织品的脱散性很强,一旦出现针洞,很快形成破洞,影响产品的使用。

  4、看报告。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保健型、防臭、杀菌等功能型针织内衣成为近几年销售的亮点,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应关注其功能检验的检测报告。

  5、闻味道。国家标准GB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产品不允许存在霉味、高沸程石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消费者购买内衣产品时,可以打开包装,小心嗅闻产品是否带有上述气味。如有,说明该产品为不合格品。